电信智能就业服务站,打通公共就业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
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,一款外形像极公共电话亭的便民设施一经亮相,便吸引了众多求职者的目光。二维码扫码进入“电话亭”,只需轻点触摸屏,便可实现求职应聘、人才服务等诸多功能。这是中国电信滨海分公司为县人社局量身打造的“家门口”的智能就业服务站。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,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,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,事关国家长治久安。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,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,2024年9月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,明确提出“推行数字赋能的就业公共服务模式”。
在电信的技术支持下,滨海县人社局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,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新定位新使命,以“家门口”智能就业服务站和数字化零工市场模式为基础,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公共就业服务,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,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援助、创业扶持、求职招聘等“一站式”服务。
智能就业服务站聚焦基层就业服务的创新与完善,有力提升了基层就业服务的便捷化、精准化与数字化。具体而言,一是便捷化。借助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,就业服务不再受地域限制,求职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就业信息,还可对求职者和企业需求进行精准匹配,提高匹配效率和成功率。二是精准化。针对不同求职者设置了多模块服务,其中“无障碍通道”为特殊就业群体提供就业帮扶,“找工作”适用于18周岁以上的人群,“找实习”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,“兼职零工”适用于灵活就业人群。三是数字化。通过VR简历、AI面试、五维就业力测评等技术工具,为求职者自动生成标准化、立体化、全方位的数字简历,精准匹配快速就业。
智能就业服务站的建设,推动了就业服务端口前置、重心下沉,逐步构建起精准高效的人力资源数字化网络,为政府制定区域性就业优先政策提供了数据支撑,打通了公共就业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本文由中凡科技原创,未经允许禁止转载!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法律责任!